
培育傳承園林工匠精神·筑造綠色生活
隨著社會經濟的展開和景觀效果持續堅持的懇求,成都綠化養護展開將是今后一段時期內的核心工程,小編就有關養護技術中止整理,以便討論。
一、成都綠化養護的技術方法
在栽培學中,常言道“種三管七”,綠化中種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,很多單位在園林綠化時,常常計劃設計高標準,施工養護低水平,構成好景不長。在成都綠化養護管理上,要了解種植類型和各類品種的特特性與特性,關鍵抓好肥、水、病、蟲、剪五個方面的養護管理工作。
(一)草地的養護管理
草地養護原那么是:均勻分歧,純真無雜,四季常綠。據資料引見在一樣管理水平情形下綠化草地(臺灣草)可按種植時辰的長短劃分為四個時期。一是種植至長滿時期,指初植草地,種植至一年或全掩蓋(長滿無空地)時期,也叫長滿期。二是旺長時期,指植后2-5年,也叫旺長期。三是緩長時期,指植后6-10年,也叫緩長期。四是退化時期,指植后10-15年,也叫退化期。在較高的養護管理水平下臺灣草地退化期可推延5-8年。連地針葉草的退化期比臺灣草遲3-5年,大葉草那么早3-5年。
1、恢復長滿時期的管理
按設計和工藝懇求,新植草地的地床,要嚴厲肅清雜草種子和草根草莖,并填上純真客土刮平壓實10厘米以上才干貼草皮。貼草皮有二種:一是全貼、二是稀貼。稀貼一樣20×20厘米一方塊草皮等面積留空稀貼,全貼無長滿期,只需恢復期7-10天,稀貼有百分之50的空地需必然的時辰才干長滿,春天貼和夏日貼的草皮長滿期短僅1-2個月,秋貼冬貼那么長滿慢需2-3個月。
在養護管理上,重在水、肥的管理,春貼防漬,夏貼防曬,秋冬貼草防風保濕。一樣貼草后一周內早晚噴水一次,并檢查草皮是不是壓實,懇求草根緊貼客土。貼后二兩周內天天黃昏噴水一次,二周后視時節和天氣情形一樣二天噴水一次,以保濕為主。施肥植后一周開端到三個月內,每半月施肥一次,用百分之1到3的尿素液別離澆水噴施,前稀后濃,以后每一個月一次畝用4-6斤尿素,雨天干施,晴天液施,全數長滿草高8-10厘米時,用剪草機剪草。除雜草,早那么植后半月,遲那么一月,雜草開端生長,要及時挖草除根,挖后壓實,以避免障礙主草生長。新植草地一樣無病蟲,無需噴藥,為加速生長,后期可用千分之1到5磷酸二氫鉀結澆水噴施。
2、旺長時期的管理
草地植后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長時期,觀賞草地以綠化為主,因此重在保綠。水分管理,掀開草莖,客土干而不白,濕而不漬,一年中春夏干,秋冬濕為原那么。施肥輕施薄施,一年中4-9月少,兩頭多,每次剪草后畝用2-4斤尿素。旺長時節,以控肥控水支配長速,不然剪草次數增加,養護本錢變大。剪草,是本時期的工作核心,剪草次數幾和剪草質量的好壞與草地退化和養護本錢有關。
剪草次數一年支配在8-10次為宜,2-9月平均每一個月剪一次,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。剪草技術懇求:一是草高正確觀賞為6-10厘米,超越10厘米可剪,大于15厘米時,會起“草墩”,局部呈勾瘩狀,往常必剪。二是剪前準備,檢查剪草機動力要正常,草刀尖利無缺損,同時檢凈草地細石雜物。三是剪草機操作,調整刀距,離地2-4厘米(旺長時節低剪,秋冬高剪),勻速推進,剪幅每次相交3-5厘米,不漏剪。四是剪后及時清凈草葉,并保濕施肥。
3、緩長時期的管理
植后6-10年的草地,生長速度有所降落,枯葉枯莖逐年增加,在高溫多濕的時節易發作根腐病,秋冬易受地志虎(剃枝蟲)為害,工作核心,留意防治病蟲為害。據觀看,臺灣草持續漬水三天開端爛根,排干漬水后仍有生機,持續漬水七天,百分之90以上爛根,幾乎無生機,需從頭貼草皮。漬水1-2天爛根雖少,但排水后遇高溫多濕有利病菌繁衍,致使根腐病發作。用托布津或多菌靈800-1000倍,噴施病區2-3次(2-10天噴一次),防治根腐病效果好。高齡地老虎(剃技蟲)在地表把草的基部剪斷,構成塊狀干枯,面積逐日擴展,為害疾速,構成大片干枯。檢查時需扒開草叢才干察覺幼蟲。要及早察覺及時在幼蟲低齡用藥,一樣用甲胺硫磷或速撲殺800倍潑施,為害處增加藥液,三天后清掉為害處的枯草,并補施尿素液,一周后開端恢復生長
緩長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長期要增強,可增加中止根外施肥。剪草次數支配在每一年7-8次為宜。
4、草地退化時期的管理
植后10年的草地開端逐年退化,植后15年嚴峻退化。水分管理,干濕高替,嚴禁漬水,不然加重爛根枯死,增強病蟲害的檢查防治,除正常施肥外,每10-15天用百分之1尿素,磷二鉀混合液根外施肥,或用商品葉面保,葉面肥如大豐田等根外噴施,效果特地好。對局部完好枯死處可中止全補助植。退化草地剪后復青慢,全年剪草次數不宜超越6次。另外,由于主草稀,易長雜草,需及時挖除。此期需增強管理,才干有效延緩草地的退化。
二、綠籬的養護管理
綠籬的養護管理原那么是:保證肥水供給,茂盛生長,修剪成籬成墻成形,抵達觀賞和隔離的作用。
1、綠籬的肥水管理
綠籬要不時修剪,肥水條件懇求較高,初植綠籬,按設計懇求的籬寬,挖40厘米深的溝,填上純真肥美的客土,或在客土中拌入適量腐熟的有機肥或復合肥,如此植后生長快。施肥原那么是:基肥足追肥速,以氮為主,磷鉀別離,群施薄施,剪后必施。必要時還中止根外施肥。水分管理,以保濕為主,表土干而不白,雨后排水防漬,以避免引發爛根,障礙生長。
2、綠籬的修剪
平面綠籬、圖型綠籬、造案綠籬,都是為了契合設計懇求經過人工修剪而成。
修剪的作用:一是抑止植物頂端生長優勢,促使腋芽萌生,那么枝生長,墻體飽滿,利于修剪成型。二是加速成型,知足設計欣賞效果。修剪的原那么:從小到大,多次修剪,線條流利,按需成型。一樣的綠籬設計高度為60-150厘米,超越150厘米的為高大綠籬(也叫綠墻),起隔離視野用。始剪修剪的技術懇求是:綠籬生長至30厘米高時開端修剪。按設計類型3-5次修剪成雛型。修剪的時辰:當次修剪后,肅清剪下的枝葉,增強肥水管理,待新的枝葉長至4-6厘米時中止下一次修剪,前后修剪距離時辰太長,綠籬會失形,中止修剪。中午、雨天、強風、霧天不宜修剪。修剪的操作:目前多采用大籬剪手工操作,懇求刀口尖利緊貼籬面,不漏剪少重剪,旺長突出部份多剪,弱長凹陷部份少剪,直線平面處可拉線修剪,外型(圓型、磨茹型、扇型、長城型等)綠籬按型修剪,頂部多剪,周圍少剪。定型修剪:當綠籬生長抵達設計懇求定型以后的修剪,每次把新長的枝葉全數剪去,維持設計規格形態。
3、綠籬的病蟲防治
山子甲綠籬,常有木虱、潛葉蛾和白粉病為害,福建茶有木、介殼蟲、白粉病為害,黃心梅較抗病蟲害,偶有木虱。以上蟲病,用常規的殺蟲劑速撲殺等和殺菌劑、多托布津、多菌靈等除治均能達效。
(三)綠化樹木的管理
園林綠化中,樹木種植面積并非是很大,但其所占的綠化空間很大,草地、鮮花、灌木、喬木合理搭配,表現了平面綠化的效果。俗話講:“綠樹成陰,鮮花怒放”,制造了良好的小氣候和漂亮的環境。另外,許多灌木樹種植后能夠經過修剪外型,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點中,乃至可產生平面動感。
1、肥水治
喬木樹型高大,根系興隆,根深幅廣,種植時需求開正方形0.8-1.0立方米的大穴,填上肥美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種植。在施肥方面,用肥種類以復合肥為主,N、P、K的比例1-3年的幼年樹是5:3:2;三年以上的大樹是3:2:1。施肥的次數,植后三年內,每一年的春、夏、秋初各施一次,每次用復合肥1-2kg,小樹少施,大樹多施。施肥的方式是:小樹別離松土施液肥,大樹在冠幅內空中均勻開穴干施,三年以上高大的喬木原那么上可不施肥。灌木樹型小,以淺穴或淺溝種植為主,叢生根系淺,視土壤和樹勢施用適量的復合肥,液施干施別離,觀花觀果灌木恰當增加P、K肥,觀葉灌木恰當增加N肥施用。綠化樹木的水分管理,重在幼樹,原那么是保濕不漬,表土干而不白。高大喬木,根深葉茂,不存在因缺水障礙生長,灌木矮小,根系短淺,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濕不漬,才干正常生長。
2、樹型管理
綠化林木,經過藝術設計,認真管理,使之有稀有密,有型有款,座落有置,是綠化成功的關鍵之一。喬木懇求樹干筆直挺拔,不要過早拔掉種植時的固定拴護桿,以避免引發樹桿彎曲。成年大樹及時鋸掉不規那么的樹枝,對冠幅大,葉多枝小的擋風枝不鋸掉,遇大風雨會折枝斷干嚴峻時連根拔起構成損失。灌木懇求劃一有形有序,樹形是樹木不時生長和經過人工不時修剪而成,可修剪成園球型、方型、扇型、磨菇型、籠統圖案、線條、柱樁、椎樁等。乃至可用鐵絲編織文字或“雙龍戲珠”“獅子滾球”,“孔雀開屏“等讓灌木的枝葉在其中生長,經過編織修剪而成。不管喬木灌木要及時肅清枯枝落葉,對大王椰、假檳榔等觀莖樹,要保證樹干筆直干凈,葉鞘大、干枯后不易自然零落,要人工及時肅清。
3、樹木的病蟲防治
綠化樹木要緊的蟲害有天牛、木虱、潛葉蛾、潛葉虎、介殼蟲、金龜子等。近幾年來在喬木灌木中木虱為害較嚴峻,其次是介殼蟲,采用常規殺蟲劑、速撲殺、介特靈等均能抵達防治效果。要緊的病害有:根腐病、白粉病、炭疽病等,經常運用的防治藥物有托布津、多菌靈、炭疽病等,經常運用濃度800-1000倍。除藥物防治外,栽培上要常常清算枯枝落葉,維持清潔,同時要掃除漬水,必要時修剪后噴藥。
(四)花卉的管理
“待到鮮花爛漫時,她在叢中笑……”。鮮花為人們帶來幸福歡樂,種植花卉,是綠化中不可缺少的項目,目的是觀賞其顏色鮮艷,形態萬千的花朵,花卉有草本草本和藤本之分,有些品種終身(一個生長周期)只開一次花,有些一年才開一次花,不同的花卉品種開花時節和花期長短各不相同。為完成一年四季,鮮花怒放,除科學搭配不同品各類植外,抓好管理是關鍵。
1、地栽花卉的管理
地栽較多的是美人蕉、黃花草、多色花和桃、梅、杏花、桂花、含笑和炮仗花,金銀花等,在栽培上懇求土地肥美疏松,通透性好,保水保肥力強。肥水管理,前期肥水充沛,以N為主,別離施用P、K,中期N、P、K別離,花前控肥控水,促進花芽分化,開花后補施P、K、N肥,可延長開花期。松土除草培土每一個月一次淺松表土,除去雜草,別離施肥。草本花卉,多施液肥,草本花卉,雨季
可開小穴干施。植株高大的地栽花木,不能露根,恰當培土,可避免倒覆。修剪掩蓋,在生長中要及時剪去干枯的枝葉,另外在夏秋時節中止地表掩蓋(剪下的臺灣草),可保濕防旱和抑止雜草生長。病蟲防治,每一個月打一次殺蟲藥,在修剪后或臺風瀑雨前后噴一次殺菌劑,均有防治效果。藤本花卉管理的不同的中間,是要樹柱子或搭架,使之攀延生長。
2、盆栽花卉的管理
盆栽花卉在園林綠化中要緊指盆栽時花和盆栽陰生植物二大類,盆栽花卉是經過二個時期培育而成,首先時期是在花園中止培育,其次時期是裝盆后生長到具有觀賞價植或開花前后,擺放到室外廣場(花壇)、綠化景點中,和亭臺樓閣乃至室內的辦公室、會議室、廳堂、陽臺。
花園培育盆栽花卉,選擇各類各類時花和陰生植物,中止整地播種或扦插,(在陰棚沙池無性繁衍),幼苗期增強肥水病蟲的管理,然后準備規格適宜的陶瓷、塑料花盆,裝上事前拌好的配方花泥(干塘泥粒百分之65到70,腐熟有機質百分之10,沙百分之20,復合肥百分之3到5),盆底漏水眼壓上瓦片,裝量八成,種上幼苗,分類擺放增強管理,長大或開花前后放至擺放點。
盆栽花卉二時期的管理,由于擺放分散,需要做好三防:防旱、防漬、防凍。防旱:高溫酷熱天氣,水分蒸騰蒸發快,室外2-3天淋一次水,室內5-7天淋水一次。防漬:盆體通透性和滲漏性很差,只靠盆底漏水眼滲漏漬水,室外盆栽嚴禁盆底直落泥地,室內及陽臺盆栽,不要天天淋水、每次淋水后觀看盆底是不是有滴水,如滴水不漏,一是盆土板結,恰當松土,二是盆底漏水眼堵塞,及時疏?;蜣D盆,盆栽花卉失敗大多由于盆底部份漬水爛根障礙生長致使死亡。防凍:熱帶花卉和陰生植物如綠偉人、萬年青等冬季氣溫18°C以下,很多品種開端顯現凍害,露天和陽臺盆栽花卉,在低溫、霜凍天氣,要搭棚復蓋保溫或搬進暖房防凍。除做好以上“三防”外,陰生植物要防曬,烈日下灼傷葉片,障礙生長,乃至死亡,宜放于室內和廳堂及陽臺無直射光的背日處。
盆栽施肥,施肥種類有機無機肥別離,草本有機為主,草本無機為主,觀花的P、K、N比例是(3:2:1),觀葉的是(2:1:3)施肥次數,視長勢每一個月1-2次,別離淋水施液肥,減少干施,嚴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,不然易肥害傷根,施肥量視盆土幾、能少勿多、免于肥害。必要時采用根外噴施“葉面?!?、“大豐田”等,可使葉色濃綠,花期延長。換盆:為使盆栽花卉,根多葉茂,按時怒放花期長,多數連年生的草本和部份其它花卉需求換盆。換盆的時辰要思索二個要素,一是盆土幾和盆土質量、土量少質量差的早換,土量多質量好(如純干塘泥的配方花泥)遲換;二是花卉的大小高矮,高大花卉早換,
矮小花卉遲換,一樣2-3年換盆一次。換盆方式:空盆放上瓦片壓住盆底眼,再在瓦片上放上一把粗沙,然后將配方花泥放入三分之一,換盆前3-5天不淋水,換盆時,盆內周邊淋少量的水,振動盆體,花盆側傾,用木棍或兩個大拇指,頂住盆底瓦片,邊搖邊壓,致使盆土離盆,用花鏟鏟去三分之一的舊泥(很多不能超越百分之50),保管新根,用枝剪剪去老根,剪齊斷根,然后警惕放入新盆,根順干正,填上配方花泥,壓實淋透(盆底滴水)。
盆栽花卉由于分散,通風透光好,病蟲較少,但要認真查看一經察覺,要用手提噴霧器逐盆噴藥。
另外,部份花卉對土壤PH值懇求較嚴,如含笑、茶花等懇求酸性土壤生長才正常,可淋檸檬酸水每一個月2-3次,土壤PH值維持4.0左右。
(五)盆景的管理
園林綠化中有少量廢品盆景,置于亭臺樓閣內和特需的景點中,其栽培管理與草本盆栽花卉大致相同,不同的關鍵的中間是修剪保形,不同的盆景有不同的藝術造形,生長中樹干不時長高,枝葉不時增加,如不修剪會變型失型,失去原有的設計作風特性。盆景修剪,需由有專業學問和技術的技術員,園藝師操作,該剪的剪,不該剪的不剪,萬萬不要破壞觀賞面,失去原有流派、作風和藝術外型。